小水电是重要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新中国建立以来70年的历程中,小水电在改变农村面貌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数以万计的小水电站遍布祖国大地,为乡村送去灼烁,为农田浇灌提供水源,为农民致富带来希望……近年来,针对小水电生长历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水利部落实新生长理念,以绿色生长为偏向,积极推动农村水电转型升级。
两年创立165座绿色小水电站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到2018年底我国已建成农村水电站4.6万多座,总装机容量8044万千瓦,年发电量近2346亿千瓦时,划分约占全国水电装机总量和年发电量的23%和19%。开发水能资源的同时,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形成水库库容2800多亿立方米,有效浇灌面积上亿亩,在包管城镇防洪宁静、改善浇灌和供水条件、增进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一些地区小水电在运行、治理等方面还保存不少薄弱环节。为更好地发挥小水电与水资源、水生态、水情况息息相关的天然优势,提供更多优质水生态产品,2017年,水利部正式启动绿色小水电站创立事情,引导小水电行业加速转变生长方法,走生态情况友好的可连续生长之路。
水利部先后提出“有限、有序、有偿”开发农村水能资源、建设绿色水电等生长思路,组织各地开展中小河流水能资源计划修编,出台推进绿色小水电生长的指导意见,公布了《绿色小水电评价标准》。“十三五”期间,水利部组织实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革新,通过革新生态泄放设施和建设生态堰坝、生态机组等手段,积极修复河流生态。截至2018年底,已下达中央财务奖励资金40.5亿元,370多条河流、1191个生态革新项目已完成革新,累计修复减脱水河段1830公里。
2017年以来,全国乐成创立了165座绿色小水电站,在生态改善、惠及民生、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凭据计划,到2020年,力争单站装机容量10兆瓦以上、国家重点生态功效区规模内1兆瓦以上、中央财务资金支持过的电站全部创立为绿色小水电站。
紧紧抓住生态流量这个“牛鼻子”
全国有凌驾三分之一的农村水电站没有生态流量泄放设施,不可包管河流下游生态用水,这是农村水电目前最突出的短板。水利部紧紧抓住生态流量这个“牛鼻子”,要求以长江经济带小水电生态情况突出问题清理整改为契机,补齐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工程短板,确保河流生态用水宁静。长江经济带沿线省份将在2020年前基本完成小水电站的清理整改事情。
通过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控平台,对小水电站的生态泄流量进行实时监测,一旦泛起下泄流量缺乏,系统能够马上预警——这是有“中国小水电第一市”之称的浙江省丽水市以智慧水电平台建设为抓手,确保生态流量泄放的举措。各地在生态流量泄放和监管制度建设等方面接纳了有效步伐,已有福建、浙江、江西、河南、湖北等10个省份出台了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督治理文件,对生态流量审定、泄放步伐和监督治理做出明确划定。
农村水电信息化、智慧化已纳入水利部信息系统建设中。水利部要求,因地制宜地通过装置流速仪、流量计等方法进行监测,并实时传输到监控平台,客观、准确反应生态流量泄放情况。同时,利用水利部分或生态情况部分现有监测基础条件建立省级生态流量监测平台,将监测数据导入全国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充分发挥绿色小水电站的综合效益。已往,大部分农村水电站以发电为主,随着经济社会生长,简单功效无法满足民众的需求。通过功效调解和优化调理,不但可以满足防洪、供水、浇灌需要,还可以通过有效包管河流生态、景观等新的用水需求,提升河流生态系统功效,增进美丽乡村建设。
福建省凭据“推动小水电转型升级”的要求,在永春、长汀两县开展生态修复试点,结合增效扩容革新,通过电站的“改、转、退”修复河流生态,仅长汀县涂坊河就治理减水、脱流河段33.8公里,上下游共73.5公里河流的生态获得改善。永春县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对实施生态革新、落实生态需水量而造成发电损失的水电站,凭据新的发电量和本钱,重新确定上网电价,相应上调0.05元/千瓦时,有效引发了业主转型升级内生动力。
浙江省探索推进生态水电示范区建设,把生态革新和修复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完成了34个示范区建设,修复减脱水河段107公里,有力改善河流两岸情况和乡村面貌。
河更畅了,水更清了,景更美了,水利行业积极推进绿色小水电生长,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河流优美生态情况的期盼。下一步,水利部分将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完善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减水脱流河段生态修复等绿色小水电建设的事情重点,使水生态水情况成为农村水电革新生长的刚性约束。
数据来源:水利部宣布道育中心